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心者矣
译经图记云明帝永平三年庚申帝感异梦敕郎中蔡
愔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西寻佛法至印度
国请 迦叶摩腾
竺法兰用白马驮经像以十年丁卯至
洛阳帝悦造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十四年正月一日
五岳道士褚善信等不悦朝正 (第 16b 页)
以付狱俄有金刚神碎狱门而出之此事殊诞妄不足

第四卷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西访佛道至大月氏
国遇 迦叶摩腾
竺法兰二师而迎之归恐非实录当是
摩腾法兰自来也
释道比较焚经事妄是时无道经且所称大臣皆不合
吾前已辨 (第 12a 页)
有神名曰佛其形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经)
(四十二章及释迦玄像并与沙门 摄摩腾
竺法兰东还/愔之来也白马负经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以处)
(之其经缄于兰台石室又画像于清源台及显/节 (第 6a 页)
会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惟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馀言汉地见)
(存诸经惟此为始也按佛说四十二章经 后汉迦叶摩/腾
竺法兰同译魏收释老志序曰孝明帝遣郎中蔡暗)
(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暗仍与沙门 (第 7a 页)
摄摩腾
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拜跪之法自) (第 7a 页)
   记苏长公二别号
东坡此书古淡遒劲虽知好公书者未必能识也予尝
见别本及士大夫家摸入石者要当以此本为真正又
纸尾有东坡居士老泉山人印盖公自黄还朝既衰而
思其邱墓去作此书不远两别号殆相继于元丰元祐
之间也当时如宗室令畤尝从公为颍州倅亦札记及
此而南渡后虽马端临之博犹以老泉为明允别号至
本朝杨升庵其该洽为一代所推亦仍其误故并识之

使览者有考焉
   书四十二章经后
此经之来东土也或曰此小乘教也 迦叶摩腾
竺法兰
恐人之未必信受而姑以易知者先之也予读之再三
以正思惟求之窃以谓斯言似之而非也释迦之教固
有权 (第 9b 页)
    (良由精练行/者所居也)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
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
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朝梵林

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晤宿长林
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再寻畏迷误
明发更应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蓝田山在蓝田/县地理志蓝田)
(在长安之东南华州去八十里精舍事物纪原汉明帝/立精舍以处 摄摩腾
即白马寺此精舍之所始梵说文)
(西域种号出浮图书又梵者清净正言寂净又梵呗羌/戎吟声也禅浮图记咒静也传 (第 36a 页)
     蔡如撰并书
昔佛成道坐于菩提树下化力风行峰象头山入王舍
大城瓶沙王御于郊野因以迦兰陀竹园为佛宝舍伽
蓝之兴自此始也汉明帝梦金人项佩日光飞于殿庭
乃遣蔡愔秦景使大月氐与 摄摩腾
竺兰遇焉二沙门
入于洛献释迦图像并诸经于是肇有寺于洛城佛法
入中国自此始也由汉至唐由唐至宋悉加崇奉故 (第 10a 页)
名而亦遂为其教之所有然
余考之五台在汉为虑虒县而山之名始见于齐其
佛寺之建当在后魏之时而彼教之人以为 摄摩腾
自天竺来此即居是山不知汉孝明图像之清凉台
在雒阳而不在此也余又考之北齐书但言突厥入
境代忻二牧马数万 (第 5b 页)
第四卷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西访佛道至大月氐
国遇 迦叶摩腾
竺法兰二师而迎之归恐非实录当是
摩腾法兰自来也
释道比较焚经事妄是时无道经且所称大臣皆不合
吾前已辨 (第 11a 页)
自西胡。名号无传于周孔。功德靡称于典谟。实远夷所尊
敬。非中夏之师儒。逮 摄摩腾
之入汉。及康僧会之游吴。显
舍利于南国。起招提于东都。自兹厥后。乃尚浮图。沙门盛
洙泗之众。精含丽王 (第 03b 页)
有神名曰佛其形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玄像)
(并取沙门 摄摩腾
竺法兰东还愔之来也白马负经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以处之其经缄于兰台石室)
(又画像于清源台及显节陵 (第 9a 页)
  三教论
古道家之书与儒家并传至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乃以释
氏比于儒道隋李士谦荅客问三教至有佛日道月儒五星之
语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前人之辟浮屠止谓
其无君臣父子与祸福不验而未究其传述之本不足以袪世
俗之惑考儒书有伏羲易象尧舜典谟及周礼系辞皆先圣所
自著道家内经本草或后人增益至道德经庄子实由聃周手
定具有微言惟释氏后出僻在西域无文字仅借翻译以传其
摄摩腾
鸠摩罗什诸人又非中土名士纵佛行高深亦未必
能得其旨要世人妄尊其学比于儒家道家之言亦已过矣后 …… (第 52a 页)
人所纪何事乃与仓颉同生委巷
之谈不足置辨今释氏书方托仓颉以传祛卢之字安在乎佛
经最古者则有四十二章经 汉摄摩腾
所译魏收释老志称汉
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
经中土未之信了也后孝明帝遣郎中 …… (第 53b 页)
欲知圣道上则考之周公孔
子作述之书次则汉儒传经之学又次则为唐人疏释最下则
宋人语录及后世应举之文若以 摄摩腾
所译之经拟之康成
笺注或有微言大义其馀释典仅比于唐宋人之注儒书而世
人顾以素食诵经猥云佛法在是何异执 (第 54b 页)
之主,或号为西域大神。故汉明帝诏楚王英云:「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祀。」及通梦金人遣使西域,乃有 摄摩腾
、竺法兰怀道来化,挟策孤征,艰苦必达,傍峻壁而临深,蹑飞ㄌ而渡险。遗身为物,处难能夷,传法宣经,初化
  台湾佛教,传自中国,而中国始于汉明之世。史称明帝曾感金人入梦,以问群臣,通人傅毅奏曰:『臣闻西方有圣人,其名为佛』。乃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如西域求佛教。至月支国,遇 迦叶摩腾
、竺法兰二师,得佛像梵经,载以白马,永平十年至洛阳。帝大喜,建白马寺居之。是为汉地佛寺之始。腾、兰奉 (第 14 页)
旌门何干。
精舍
精舍者。佛宇也。佛之所居曰竹林精舍。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昔汉明帝立精舍以处 摄摩腾。
即白马寺也。晋武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处之。又魏书冯熙传云熙信佛法。出家财建佛图精舍七十二 (第 527L 页)
神。名佛。其形丈六尺而黄金色。于是帝遣郎中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立像。并与沙门 摄摩腾,
竺法兰东还。白马负经。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门西以处之。其经缄于兰台石室。又画像于清源台及显节陵上。自是 (第 61L 页)
  
跋尤庵先生颜巷帖(庚寅)
尤庵先生既没后百有馀年。而莘焕生。生发未燥。已闻先生为东方之大贤也。惜乎。吾不及先生之时。亲炙于先生之门也。吾家有大书颜巷者。出于先生之手者也。其势森乎如老柏长松。耿乎如秋霜夏日。使乌衫袖白须发而学之者。瞠乎其后也。噫嘻。吾得先生之为人矣。其貌魁然。其目炯然。其气至大而至刚矣乎。吾闻二程之学于周茂叔也。每令寻仲尼颜子之乐。使吾及先生之时。亲炙于先生之门。吾岂有异闻乎哉。亦曰。仲尼颜子之乐而已矣。之二字得为吾有。先生其谓我哉。吾将奉而周旋。以求先生之道云尔。
跋沙溪先生纲目标识(癸丑)
金氏家所藏纲目。沙溪先生之读本也。有标识在。盖先生手迹云。其在汉永平八年者。有遣使之天竺。求佛法。得其书及沙门 摄摩腾
以归十九字。是元人汪克宽纲目考异之文也。先生尝以佛法之始入。不容不特书。谓纲目有阙文。其说见于宋文正 (第 48H 页)
金有疵。白玉有瑕。)
주-D001奉酬聋岩云云
灵芝精舍(灵芝山。在礼安县北。○案汉明帝立精舍。以处 摄摩腾。
精舍之名始此。序)
山后小筑((年谱)构小舍于温溪之南芝山之北。案外集所称芝山蜗舍。是也。)
○蜗 (第 273H 页)
晋孝武立精舍于殿内,引沙门居之。故今皆以佛寺为精舍。」按《事物纪原》曰:「汉明帝于东都门外立精舍,处 摄摩腾
、竺法兰,即白马寺也。腾始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止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又曰:「